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瑤)“你說了無數聲對不起,他也說了沒關系,但他還是原來的樣子嗎?” 法治課上,劉瑤法官拿出一張白紙比作身邊的同學,將每一次欺凌行為比作折痕,一邊舉例哪些屬于校園欺凌行為,一邊將白紙揉捏在掌心,然后拿著被揉搓的白紙向同學們發(fā)問。講臺下的學生,望著那張皺皺巴巴的紙,異口同聲回答著“不是”。
這一幕,發(fā)生在武陵源區(qū)人民法院在軍地小學開展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現(xiàn)場。劉瑤法官用白紙講述校園欺凌的危害,教育學生不做“揉紙團”的人。
近期發(fā)生的河北邯鄲未成年人惡性案件讓“校園欺凌”、“未成年人犯罪”霸榜各大熱搜,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、家長擔憂的痛點。為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(fā)生,助力平安校園建設,2024年4月8日下午,武陵源法院干警為軍地小學六年級師生送上了一堂生動實用、干貨滿滿的法治課。
劉瑤法官以同學之間的小誤會、起綽號、“傳謠言”等話題為切入點,選取真實、典型的校園欺凌案例,將案例故事化、情景化,引導學生參與情景之中,以講述“法治故事”的方式激活學生的學法熱情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定義、類型、危害、產生原因、法律后果以及如何預防校園欺凌。通過適時提問、問答互動,一步步引導學生遠離、抵制校園欺凌,既不要做校園欺凌的“受害者”,也不要做“旁觀者”,更不能做“欺凌者”。還結合性侵未成年人案例,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性侵害的表現(xiàn)形式、危害后果和救濟方式等,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。
播一粒法治種子,育一方法治心田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,是民族發(fā)展的希望。武陵源法院將繼續(xù)加大送法進校園活動力度,充分發(fā)揮法治副校長作用,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,用心用情點亮法治之光,讓“少年的你”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。
責編:蔣文娟
一審:蔣文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